为提高事后监督工作质量和效率,人行银川中支组织研发了"事后监督风险预警评估系统",通过在辖区两级机构的试运行后,2012年下半年开始正式在人行宁夏辖区各级行推广运行。目前,该系统运行稳定
,效果良好,实现了会计核算业务由静态复核型的结果监督向动态分析预警型的过程监督转变,有效增强了事后监督风险预警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
近年来,随着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系统、国库会计核算系统、货币金银信息管理系统等系统的相继开发和推广应用,大幅提高了账务核算、资金清算、信息反映的质量和效率。但由于事后监督仍然采用传统的手工监督模式,监督人员主要精力被日常事务性工作所牵制,工作缺乏一个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估体系,不能对差错的风险大小进行科学的量化,不能实时掌握、比较核算业务风险状况并及时预警提示,科学、客观地评价核算业务风险能力不足。
据人行银川中支事后监督中心陆相彬主任介绍,该系统的设计及运行的主要特点,一是细化了会计核算风险类型。该系统在将人行宁夏辖区各市中支会计、国库和发行业务差错依据、性质划分为内控管理类与业务核算类差错的基础上,又按照风险程度划分为重大差错、较大差错、基础性差错三类。并详列了87个常见业务风险点,对会计核算过程中的风险点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二是系统预警评估功能完备。该系统以人民银行业务网为平台,采用浏览器/服务器架构模式,将会计、国库、发行业务纳入监督、分析、预警和评估,共设置业务量管理、差错管理、规范性差错、风险评估、参数维护、日志管理、用户管理等九大功能模块,事后监督部门可随时对录入的业务量和差错进行查询、编辑,对各单位在任意日期区间的业务状态进行评估和统计分析。三是构建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系统根据设定的参数和录入的信息自动计算风险评估值。风险评估实行百分制计分法。四是增强了核算风险预警功能。系统根据监督员录入的业务量和差错信息,通过已设定好的系统参数和模型,计算出各单位、各业务种类在任意时间段的风险评价分值,自动生成风险预警评价报告并对应不同的风险等级。系统还可以对各单位任意时间段的各类核算业务差错情况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
据了解,事后监督风险预警评估系统试运行以来,已实现了对会计、国库、发行核算业务的分类预警,及时向被评估单位提出限期整改建议,使事后监督工作由被动的合规性监督向积极的风险性监督转变,由单纯地履行监督职能向监督与评价职能并重转变,进一步深化了监督内涵,提升了监督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