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人开展
税收筹划,需要具备自我保护意识。既然税收筹划要在不违法或非违法的前提下进行,那么筹划行为离不合法的距离越远越好,这就是
纳税人的一种自我保护意识。纳税人为了更好地实现自我保护,需要注意以下4点:
1.增强法治观念;
2.熟练掌握税收法律和法规;
3.熟练掌握有关的会计处理技巧;
4.熟练掌握有关税收筹划技巧。
所谓税收筹划技巧,不仅仅是书本上讲的几种或多种税收筹划方法,更重要的是纳税人应结合自己经营的实际业务,运用好所掌握的税收政策,通过恰当的会计处理技巧达到不缴税或少缴税的目的。
例如某包装彩印厂,生产纸箱,经营者在该项目的筹建过程中发现,生产销售纸箱在增值税上没有什么优惠政策,在整个生产流程中也难以找到政策漏洞进行避税。但在他们了解福利企业生产销售产品可以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的优惠政策后,就到民政部门以“为残疾人解决就业问题”为理由申请开办福利企业,招集了一批残疾人作为该公司的员工,并确保残疾人员工达到税法规定的比例。经税务机关审查批准后,企业享受了增值税即征即退的优惠,达到了节税目的。如果企业采取虚报残疾人员工人数的办法以获取税收优惠,就把企业置于风险当中。
从根本上讲,纳税人只有确保自己的行为不违法,才能较好地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